25-09-06
第二十一章 嫂子又陪睡
春节过后,益杨县的交通建设年正式启动。县政府最终明确了1994年的两个
重点项目,一是沙益公路益杨段,二是益吴公路益杨段。这两条路预算达到了两
个亿,益杨县财力不足,祝焱书记思路开阔,引进了沙州道路工程公司对这两条
路进行投资。公路修好后,沙道司将享有十五年的收费权。
至于上青林公路,祝焱采纳了马有财的意见,由交通局负责在毛坯路上铺设
泥结石路面。交通局铺路需要购买片石和碎石等材料,对于刚刚开业的芬刚石场,
这是一个大利好。
侯卫东通过刘维牵线,花了四千多元买了两台旧碎石机,石场就开工了。
1994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政令:3月1日起,调整每周工作时间为44小时(五
天半)。各单位便将两个半天凑成一天休息,实行大小周制度。
3月5日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双休日,侯卫东的石场刚开张,他忙得脚不沾地,
就没去沙洲跟小佳约会。
3月9日,刘维陪同着交通局分管副局长朱兵来考察芬刚石场。
朱兵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今年刚满三十岁,他看了石场,随口道:「这石
场位置不错,石头硬度如何?」
有刘维这条内线,侯卫东准备得极为充分。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份资料:「这
是石头硬度的检验报告,请朱局长过目。」
看到盖着鲜红印章的正规检验报告,朱兵不禁感叹道:「难得!我修了这么
多年的路,还从来没有哪一家石场主动去进行硬度检验。」
侯卫东从背包里拿出工商、税务和国土资源等部门办理的所有证照给朱兵过
目,道:「芬刚石场的宗旨就是诚信为本,合规经营。客户是上帝,我们可以签
正规合同,照章办事。」
朱兵不禁对侯卫东刮目相看。
考察完芬刚石场,一行人又沿着上青林公路往上走。虽然没有带仪器,可是
光凭肉眼,朱兵从专业角度也能感觉到公路质量着实不错。坡度、弯度合乎标准,
泥结石路面最重要的水沟、涵洞也很齐全,他再次惊讶:「这条土路修得很专业,
我听刘维说你是学法律的,怎么会懂工程?」
侯卫东笑道:「我不懂工程,这条路修得还行,主要原因是我们严格照图施
工。」
朱兵感慨道:「照图施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好多施工单位,为了
节约成本,都想尽办法地偷工减料,这就是豆腐渣工程数不胜数的原因之一。」
到了上青林场镇,侯卫东赶紧在基金会旁边的馆子里安排了酒宴。朱兵下午
还要赶回去开会,只和侯卫东喝了一杯,然后痛快地表态:「工程队进场后,从
芬刚石场进材料,你们要做好准备。」
有了交通局朱兵的承诺,侯卫东和曾宪刚高兴的同时也发起了愁。先期投入
的二万元已经所剩无几了,石场上班的村民工资也该发了。两人盘算的结果,至
少还要二万元才能支撑下去。两人的启动资金都是借的,这时就算想借也无处可
借了。
侯卫东去找粟明,请他帮忙从基金会贷款。
粟明皱着眉头:「这事本来挺好办,我给黄永革说一声就行。可是镇里最近
成立了一个财经监督小组,由赵书记任组长,凡是开支在五千元以上,包括基金
会的贷款,要同时有赵书记和秦镇长的签字才能够办理。」他把话挑明了:「赵
书记对你有误会,如果是以你的名义贷款,恐怕通不过。」
赵永胜弄这个财经监督小组,就是为了限制秦飞跃最重要的财政大权,削弱
甚至架空镇长的权力。侯卫东知事不可为,怏怏而回。
突然,侯卫东想到了远在广州的蒋大力,打了他的传呼。
蒋大力很快回了电话:「东子,难得你主动联系我,是有什么事吗?」
侯卫东也不客套:「光头,还真有事找你帮忙。」
电话另一头,蒋大力心情不错,高兴地道:「有屁快放,不要绕弯子。」
「我在办了一个石场,已经和交通局谈好了供货合同,现在差两万块钱的运
转资金。你有钱就借给我,估计半年后还,利息按银行同期贷款来算。」
蒋大力在电话里骂道:「狗日的,学了点法律就用在了兄弟身上,你别忘了,
老子也是学法律的!你把账号给我,我马上给你打钱,有就还,没钱拉倒,就算
是支持好兄弟创业了。」他在广州混得风生水起,年终奖拿了近十万。听说侯卫
东要借两万,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钱很快就到了侯卫东账上,而且不是两万,是三万。
这钱真是雪中送炭,侯卫东大大松了一口气。不过他并没有一下就把这三万
元拿出来,芬刚石场毕竟是合伙企业,他和曾宪刚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
侯卫东说自己东挪西借才凑了一万,让曾宪刚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找基金
会贷款。
曾宪刚前期投入了这么多,也没有退路了,他和黄永革有些交情,直接去了
基金会。
由于赵永胜制定的新制度,一万元贷款一个星期才下来,而且实际拿到手的
只有九千,另外一千元给黄永革作了回扣。侯卫东想到姐姐让黄永革睡一次就省
下五千元,感慨女人裤裆里藏着天生的聚宝盆,同时明白了为什么同是机关工作
人员,大多数只能穿六七十元一双的皮鞋,而基金会的人能穿三百元的皮鞋。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
第二十一章 嫂子又陪睡
春节过后,益杨县的交通建设年正式启动。县政府最终明确了1994年的两个
重点项目,一是沙益公路益杨段,二是益吴公路益杨段。这两条路预算达到了两
个亿,益杨县财力不足,祝焱书记思路开阔,引进了沙州道路工程公司对这两条
路进行投资。公路修好后,沙道司将享有十五年的收费权。
至于上青林公路,祝焱采纳了马有财的意见,由交通局负责在毛坯路上铺设
泥结石路面。交通局铺路需要购买片石和碎石等材料,对于刚刚开业的芬刚石场,
这是一个大利好。
侯卫东通过刘维牵线,花了四千多元买了两台旧碎石机,石场就开工了。
1994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政令:3月1日起,调整每周工作时间为44小时(五
天半)。各单位便将两个半天凑成一天休息,实行大小周制度。
3月5日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双休日,侯卫东的石场刚开张,他忙得脚不沾地,
就没去沙洲跟小佳约会。
3月9日,刘维陪同着交通局分管副局长朱兵来考察芬刚石场。
朱兵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今年刚满三十岁,他看了石场,随口道:「这石
场位置不错,石头硬度如何?」
有刘维这条内线,侯卫东准备得极为充分。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份资料:「这
是石头硬度的检验报告,请朱局长过目。」
看到盖着鲜红印章的正规检验报告,朱兵不禁感叹道:「难得!我修了这么
多年的路,还从来没有哪一家石场主动去进行硬度检验。」
侯卫东从背包里拿出工商、税务和国土资源等部门办理的所有证照给朱兵过
目,道:「芬刚石场的宗旨就是诚信为本,合规经营。客户是上帝,我们可以签
正规合同,照章办事。」
朱兵不禁对侯卫东刮目相看。
考察完芬刚石场,一行人又沿着上青林公路往上走。虽然没有带仪器,可是
光凭肉眼,朱兵从专业角度也能感觉到公路质量着实不错。坡度、弯度合乎标准,
泥结石路面最重要的水沟、涵洞也很齐全,他再次惊讶:「这条土路修得很专业,
我听刘维说你是学法律的,怎么会懂工程?」
侯卫东笑道:「我不懂工程,这条路修得还行,主要原因是我们严格照图施
工。」
朱兵感慨道:「照图施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好多施工单位,为了
节约成本,都想尽办法地偷工减料,这就是豆腐渣工程数不胜数的原因之一。」
到了上青林场镇,侯卫东赶紧在基金会旁边的馆子里安排了酒宴。朱兵下午
还要赶回去开会,只和侯卫东喝了一杯,然后痛快地表态:「工程队进场后,从
芬刚石场进材料,你们要做好准备。」
有了交通局朱兵的承诺,侯卫东和曾宪刚高兴的同时也发起了愁。先期投入
的二万元已经所剩无几了,石场上班的村民工资也该发了。两人盘算的结果,至
少还要二万元才能支撑下去。两人的启动资金都是借的,这时就算想借也无处可
借了。
侯卫东去找粟明,请他帮忙从基金会贷款。
粟明皱着眉头:「这事本来挺好办,我给黄永革说一声就行。可是镇里最近
成立了一个财经监督小组,由赵书记任组长,凡是开支在五千元以上,包括基金
会的贷款,要同时有赵书记和秦镇长的签字才能够办理。」他把话挑明了:「赵
书记对你有误会,如果是以你的名义贷款,恐怕通不过。」
赵永胜弄这个财经监督小组,就是为了限制秦飞跃最重要的财政大权,削弱
甚至架空镇长的权力。侯卫东知事不可为,怏怏而回。
突然,侯卫东想到了远在广州的蒋大力,打了他的传呼。
蒋大力很快回了电话:「东子,难得你主动联系我,是有什么事吗?」
侯卫东也不客套:「光头,还真有事找你帮忙。」
电话另一头,蒋大力心情不错,高兴地道:「有屁快放,不要绕弯子。」
「我在办了一个石场,已经和交通局谈好了供货合同,现在差两万块钱的运
转资金。你有钱就借给我,估计半年后还,利息按银行同期贷款来算。」
蒋大力在电话里骂道:「狗日的,学了点法律就用在了兄弟身上,你别忘了,
老子也是学法律的!你把账号给我,我马上给你打钱,有就还,没钱拉倒,就算
是支持好兄弟创业了。」他在广州混得风生水起,年终奖拿了近十万。听说侯卫
东要借两万,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钱很快就到了侯卫东账上,而且不是两万,是三万。
这钱真是雪中送炭,侯卫东大大松了一口气。不过他并没有一下就把这三万
元拿出来,芬刚石场毕竟是合伙企业,他和曾宪刚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
侯卫东说自己东挪西借才凑了一万,让曾宪刚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找基金
会贷款。
曾宪刚前期投入了这么多,也没有退路了,他和黄永革有些交情,直接去了
基金会。
由于赵永胜制定的新制度,一万元贷款一个星期才下来,而且实际拿到手的
只有九千,另外一千元给黄永革作了回扣。侯卫东想到姐姐让黄永革睡一次就省
下五千元,感慨女人裤裆里藏着天生的聚宝盆,同时明白了为什么同是机关工作
人员,大多数只能穿六七十元一双的皮鞋,而基金会的人能穿三百元的皮鞋。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