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调集物资已不甚难,迁天下富户去北平正是时候。三年之内,务农者免粮,
经商者免税,缺钱者贷钱,使城市繁荣起来。第二,还要大量招兵,修复万里长
城,修复烽火台和驿站。第三,要设立特别的衙门,使其专此责,处置此事。」
朱棣吸了一口冷气,道:「迁都?」道衍「嗯」了一声,朱棣沉默良久,然
后霍然站起,道:「那么敢问少师,我们大明的陵地应该选在何处呢?」
道衍道:「我曾陪陛下去过北平的黄土山那个地方,风水先生和金忠等人也
都说好。我看黄土山明堂广大,藏风聚气,可以埋葬皇上的万子重孙。」
朱棣听了高兴异常,道:「少师使朕顿开茅塞,如拨云翳而见青天啊!少师
真乃上天赐给朕的珍宝。」朱棣高兴的手舞足蹈,像个小孩子似的搓手不已。
以后他果然把陵地定在了黄土山,改山名为天寿山,破土选陵。他却不知道
衍说的是句隐语,意思是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明朝就要灭亡了,不过这是后
话了。
过了一会儿,朱棣清醒过来的时候,见道衍微闭双目,似乎睡着了一般,心
知所剩的时间不多了,再要不问关键的问题,恐怕就再没机会了,当下轻唤道:
「少师,敢问您也参悟不了生死吗?朕还有多久的寿命?」
道衍闭目道:「死并不是特别可怕,肉身如同火宅一般,死就是拔宅飞升,
参加到新的轮中去。这有什么不好呢?」
朱棣又问:「那朕下一辈子能继续做皇上吗?」
道衍道:「做鱼有做鱼的乐趣,做飞鸟有做飞鸟的乐趣,世世代代做皇上,
并无趣味啊!」
朱棣想了一想,想起批阅奏章,处理繁多复杂的事情,还要提防臣子,真是
没什么趣味,尽管有许多好处,但要几生几世总当,真是厌倦。虽然觉得不做皇
上有些遗憾,但姚广孝的话也大有道理,便不再问了。
朱棣见道衍精神越发困顿,就道:「少师还有什么未了的心事吗?说给朕知,
朕能办到的,定不负所托。」
道衍睁开浑浊的双眼,道:「陛下记得方孝孺之事吗?」
朱棣作声不得,良久才道:「少师请说,少师的临别心事,朕还不会答应吗?
朕辜负了你一次,这次定不会违背,君无戏言,你说吧!」
原来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举事大举南犯时,留道衍辅佐世子,就是现在的
太子朱高炽,居守北平。道衍送燕王出郊,跪下说道:「臣有密事相托。」燕王
问是何事?
道衍道:「南朝有文学博士方孝孺,素有学行,倘殿下武成入京,万不可杀
此人。若杀了他,天下读书种子,从此断绝了。」
燕王点头答应了,记在心里,打进京师之后,大罪人,虽列方孝孺为首犯,
私心里很想保全,迫他降服,便召他的门徒廖镛、廖铭等人,入狱相劝。
方孝孺怒叱道:「小子侍我数年,难道还不知大义吗?」廖镛等返报燕王,
燕王也不以为意。
不久之后,燕王要草拟即位诏,廷臣举荐方孝孺,乃复令出狱。方孝孺仍缞
绖登陛,悲恸不已。
燕王下殿降座慰问道:「先生不要自苦!朕欲效仿周公辅成王呢!」
方孝孺答道:「成王何在?」
燕王道:「他自焚死了。」
方孝孺又道:「何不立成王子?」
燕王道:「国赖长君,不利冲人。」
方孝孺道:「何不立成王?」
燕王语塞,无可置词,勉强说道:「此朕家事,先生不必与闻。」
&n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经商者免税,缺钱者贷钱,使城市繁荣起来。第二,还要大量招兵,修复万里长
城,修复烽火台和驿站。第三,要设立特别的衙门,使其专此责,处置此事。」
朱棣吸了一口冷气,道:「迁都?」道衍「嗯」了一声,朱棣沉默良久,然
后霍然站起,道:「那么敢问少师,我们大明的陵地应该选在何处呢?」
道衍道:「我曾陪陛下去过北平的黄土山那个地方,风水先生和金忠等人也
都说好。我看黄土山明堂广大,藏风聚气,可以埋葬皇上的万子重孙。」
朱棣听了高兴异常,道:「少师使朕顿开茅塞,如拨云翳而见青天啊!少师
真乃上天赐给朕的珍宝。」朱棣高兴的手舞足蹈,像个小孩子似的搓手不已。
以后他果然把陵地定在了黄土山,改山名为天寿山,破土选陵。他却不知道
衍说的是句隐语,意思是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明朝就要灭亡了,不过这是后
话了。
过了一会儿,朱棣清醒过来的时候,见道衍微闭双目,似乎睡着了一般,心
知所剩的时间不多了,再要不问关键的问题,恐怕就再没机会了,当下轻唤道:
「少师,敢问您也参悟不了生死吗?朕还有多久的寿命?」
道衍闭目道:「死并不是特别可怕,肉身如同火宅一般,死就是拔宅飞升,
参加到新的轮中去。这有什么不好呢?」
朱棣又问:「那朕下一辈子能继续做皇上吗?」
道衍道:「做鱼有做鱼的乐趣,做飞鸟有做飞鸟的乐趣,世世代代做皇上,
并无趣味啊!」
朱棣想了一想,想起批阅奏章,处理繁多复杂的事情,还要提防臣子,真是
没什么趣味,尽管有许多好处,但要几生几世总当,真是厌倦。虽然觉得不做皇
上有些遗憾,但姚广孝的话也大有道理,便不再问了。
朱棣见道衍精神越发困顿,就道:「少师还有什么未了的心事吗?说给朕知,
朕能办到的,定不负所托。」
道衍睁开浑浊的双眼,道:「陛下记得方孝孺之事吗?」
朱棣作声不得,良久才道:「少师请说,少师的临别心事,朕还不会答应吗?
朕辜负了你一次,这次定不会违背,君无戏言,你说吧!」
原来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举事大举南犯时,留道衍辅佐世子,就是现在的
太子朱高炽,居守北平。道衍送燕王出郊,跪下说道:「臣有密事相托。」燕王
问是何事?
道衍道:「南朝有文学博士方孝孺,素有学行,倘殿下武成入京,万不可杀
此人。若杀了他,天下读书种子,从此断绝了。」
燕王点头答应了,记在心里,打进京师之后,大罪人,虽列方孝孺为首犯,
私心里很想保全,迫他降服,便召他的门徒廖镛、廖铭等人,入狱相劝。
方孝孺怒叱道:「小子侍我数年,难道还不知大义吗?」廖镛等返报燕王,
燕王也不以为意。
不久之后,燕王要草拟即位诏,廷臣举荐方孝孺,乃复令出狱。方孝孺仍缞
绖登陛,悲恸不已。
燕王下殿降座慰问道:「先生不要自苦!朕欲效仿周公辅成王呢!」
方孝孺答道:「成王何在?」
燕王道:「他自焚死了。」
方孝孺又道:「何不立成王子?」
燕王道:「国赖长君,不利冲人。」
方孝孺道:「何不立成王?」
燕王语塞,无可置词,勉强说道:「此朕家事,先生不必与闻。」
&n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