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那么您就带徒儿一起成仙而去
吧!」
他师父还没答,忽听一人大笑道:「求他?小子,你还不如求我,他连师
徒之情都看不破,割舍不下,如此道行,还想成仙飞升?诚可笑也。」
说完笑声更炽,那人由远处而来,只几个起落就到了二人跟前。传英听了也
不动怒,微笑抚须言道:「徒儿,这是你师叔天灵子。」
那青年见来人白面黑须,风度非凡,只不过三十许年纪的样子,怎么倒会是
师父的师了,看来真是稀奇,不过也不敢乱问,便跪下道:「师叔,小侄李瑟
拜见师叔。」
天灵子也不看李瑟,只道:「罢了,不用多礼。」
盯着传英道:「师兄,你躲起来不见我,将近四十年了,这你以天心感应
之法叫我来,所为何事?怎么,你不怕再见我了吗?」
传英微笑道:「你心里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你却不肯说出来,你到底怕什
么?逃避什么?」
天灵子眼睛一缩,冷笑道:「我怕什么?我逃避什么?我看怕的是师兄你吧!
躲起来四十年来不见人,我倒想问师兄有什么可怕的。」
传英严肃地道:「是的,我怕。我怕你还是执迷不悟,误解道法,沉迷于声
色之道,留恋于女色之间。你要是再进一步,那么地狱之门正为汝设;你若能尽
快省悟,后退一步,则天堂之门便为汝开。」
天灵子不可置信地看着传英,大笑道:「你!你知道什么?道藏真经三千卷,
你懂得多少?哈哈……」传英还是平静地道:「隐形变化之术,气禁胎息之功,
符咒印章之秘,奇门遁甲之诀,祈禳禁忌之法,分形变化之道,小术尔。我不徒
明五经、知仙道而已,兼九宫三奇,推步天文、河洛谶记,莫不精研。」
天灵子冷笑道:「师兄几十年没见了,还是这么的厚脸皮,仙士闭心,不思
虑邪恶利得,若昏昏冥也。那是一种断绝一切尘缘俗事、如醉如痴、一心味道的
体验;是一种特别的直觉体验,这种体验乃是心物一体的,当排除了一切外界干
扰时,就能如幻似真地体验到与至上神、太上老君的同在,天人一的境界。你
连师徒之情,人间的尘事都看不明,看不破,还妄称知仙道?我不知师兄所云为
何!」
传英说道:「仙人,人也,就算看不破人情,有何稀奇?大道深渊,岂能言
明?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又取法于自然,所以贵在『自然』
二字而已。天之性得一之清,而天之所为非清也。无心无意,无为无事,以顺其
性。玄玄默默,无容无式,以保其命。是以阴阳自起,变化自正。故能刚健运动
以致其高,清明大通,皓白和正,纯粹真茂,不与物糅。确然《大易》,干干光
耀,万物资始,云蒸雨施,品物流形,元首性命,玄玄苍苍,无不尽覆。地之性
得一之宁,而地之所为非宁也。无知无识,无为无事,以顺其性。无度无数,无
爱无利,以保其命。是以山川自起,刚柔自正。故能信顺柔弱,直方和正,广大
无疆,深厚清静,万物资生,无不成载。顺其自然,正是因为天地的无为,才保
持了现在天覆地载、万物繁盛的和谐状态,而就正是大道和自然本性的最佳显现。
你妄想以人灭天,以闺阁之事,行天之道,以阴阳之常理,修人性之绝伦,岂不
谬乎?」
天灵子一怔才道:「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铅,
阳寡阴孤各一边。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
间颠倒颠。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亲。若阴阳各偏,或阳感而阴不应,
或阴求而阳不招,或阳过而阴不及,或阳盛而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吧!」
他师父还没答,忽听一人大笑道:「求他?小子,你还不如求我,他连师
徒之情都看不破,割舍不下,如此道行,还想成仙飞升?诚可笑也。」
说完笑声更炽,那人由远处而来,只几个起落就到了二人跟前。传英听了也
不动怒,微笑抚须言道:「徒儿,这是你师叔天灵子。」
那青年见来人白面黑须,风度非凡,只不过三十许年纪的样子,怎么倒会是
师父的师了,看来真是稀奇,不过也不敢乱问,便跪下道:「师叔,小侄李瑟
拜见师叔。」
天灵子也不看李瑟,只道:「罢了,不用多礼。」
盯着传英道:「师兄,你躲起来不见我,将近四十年了,这你以天心感应
之法叫我来,所为何事?怎么,你不怕再见我了吗?」
传英微笑道:「你心里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你却不肯说出来,你到底怕什
么?逃避什么?」
天灵子眼睛一缩,冷笑道:「我怕什么?我逃避什么?我看怕的是师兄你吧!
躲起来四十年来不见人,我倒想问师兄有什么可怕的。」
传英严肃地道:「是的,我怕。我怕你还是执迷不悟,误解道法,沉迷于声
色之道,留恋于女色之间。你要是再进一步,那么地狱之门正为汝设;你若能尽
快省悟,后退一步,则天堂之门便为汝开。」
天灵子不可置信地看着传英,大笑道:「你!你知道什么?道藏真经三千卷,
你懂得多少?哈哈……」传英还是平静地道:「隐形变化之术,气禁胎息之功,
符咒印章之秘,奇门遁甲之诀,祈禳禁忌之法,分形变化之道,小术尔。我不徒
明五经、知仙道而已,兼九宫三奇,推步天文、河洛谶记,莫不精研。」
天灵子冷笑道:「师兄几十年没见了,还是这么的厚脸皮,仙士闭心,不思
虑邪恶利得,若昏昏冥也。那是一种断绝一切尘缘俗事、如醉如痴、一心味道的
体验;是一种特别的直觉体验,这种体验乃是心物一体的,当排除了一切外界干
扰时,就能如幻似真地体验到与至上神、太上老君的同在,天人一的境界。你
连师徒之情,人间的尘事都看不明,看不破,还妄称知仙道?我不知师兄所云为
何!」
传英说道:「仙人,人也,就算看不破人情,有何稀奇?大道深渊,岂能言
明?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又取法于自然,所以贵在『自然』
二字而已。天之性得一之清,而天之所为非清也。无心无意,无为无事,以顺其
性。玄玄默默,无容无式,以保其命。是以阴阳自起,变化自正。故能刚健运动
以致其高,清明大通,皓白和正,纯粹真茂,不与物糅。确然《大易》,干干光
耀,万物资始,云蒸雨施,品物流形,元首性命,玄玄苍苍,无不尽覆。地之性
得一之宁,而地之所为非宁也。无知无识,无为无事,以顺其性。无度无数,无
爱无利,以保其命。是以山川自起,刚柔自正。故能信顺柔弱,直方和正,广大
无疆,深厚清静,万物资生,无不成载。顺其自然,正是因为天地的无为,才保
持了现在天覆地载、万物繁盛的和谐状态,而就正是大道和自然本性的最佳显现。
你妄想以人灭天,以闺阁之事,行天之道,以阴阳之常理,修人性之绝伦,岂不
谬乎?」
天灵子一怔才道:「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铅,
阳寡阴孤各一边。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
间颠倒颠。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亲。若阴阳各偏,或阳感而阴不应,
或阴求而阳不招,或阳过而阴不及,或阳盛而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