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麻纸,上面被他画了又擦,擦了又画,留下的只是一团团混乱的墨迹和深深浅
浅的划痕。
「不对……不对……」他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我记得它是
这样的,锅炉……气缸……活塞……可它们到底是怎么连在一起的……这根连杆
的位置……飞轮的曲轴……」
他脑中闪过的是后世鲜活的、动态的蒸汽机影像,但在他的指尖,却无法还
原那精密而复杂的机械结构。知识的碎片在他脑海中横冲直撞,却始终无法拼凑
成完整的设计图。这就像一个熟记唐诗三百首的人,却被要求凭空创作一首格律
严谨的七言律诗,有魂无体,焦虑万分。
一旁的王铁锤看得云里雾里,他是个实在人,只认得锤子和铁砧。他挠了挠
头,小心翼翼地问:「刘将军,您这画的……是啥符咒?咋看上去比咱们山寨的
布防图还绕人?」
黄蓉没有催促,她静静地看着刘真,那双明亮的眸子里没有不耐,只有理解。
她见刘真已到瓶颈,才柔声开口,带着安抚的力量:「真儿,莫急。你忘了《九
阴真经》的心法了吗?『意之所至,气之所随』。你心中已然有此物,只是拘泥
于形,反而被其束缚。你且坐下,喝口茶,从头说起,莫说图纸,只说它活着的
样子。」
她递给刘真一碗热水,然后转向王铁锤,用他能听懂的话打了个比方:「王
师傅,刘先生想造一头『铁牛』,这铁牛不吃草,只喝水,喝滚开的水,然后就
能拉车、打铁。现在,他脑子里有这头牛长什么样,叫起来是什么声,却一时半
会儿画不出它的骨头。你若见过真正的牛,便听他说说,帮着找找这骨头该长在
哪儿。」
这个比方,一下子让王铁锤开窍了,他挺直了腰板,眼神变得专注起来。
刘真喝了热水,心绪稍稍平复。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开始描述:「它
有一个大肚子,就是锅炉,水在里面烧开了,就会变成一股顶天立地的大力气
……」
「大力气?」王铁锤立刻插话,「俺知道!就像炼丹炉那盖子,水汽一足,
『砰』地一下就顶起来!」
「对!就是这个『砰』!」刘真眼睛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就在这
『砰』一下的地方,接一根管子,把这股力气引到一个铁筒子里,去推一个铁塞
子!」
「铁塞子?在铁筒子里推?那怕不是要卡死?」王铁锤立刻从他的专业角度
提出了问题。
「所以要磨得滑!像镜面一样!」刘真比划着。
「磨得月光再亮,铁跟铁之间也没缝,拿啥润滑?」
「油!动物油脂!」
「筒子得封闭吧?力气大,盖子冲飞了咋整?」
「所以要造个……造个『安全阀』!」
在这一问一答之间,黄蓉宛如一个最高明的主持人,总能在对话卡壳时,用
一个精妙比方或一句关键点拨,让灵感之流重新畅通。当讨论到活塞如何将直线
运动转为圆周运动时,刘真再次卡壳,描述不清那复杂的曲轴结构。
黄蓉走到一旁,拿起一根树枝和一块石头,她说道:「你看那水车,水车是
直线的水流,让它转成了圆周运动。咱们只需反过来想,让活塞的『直线冲刺』,
像那趟过来的马,每跑一趟,就踢动一个轮齿。」她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化
的齿轮与连杆结构,「我们不需要一步到位,先让它能『踢』动轮子,就算成功!」
正是这番讨论,如同抽丝剥茧,将刘真脑中零散的「知识点」,转化为了可
供操作的「技术点」。一个集三人智慧的、极为粗糙但结构完整的蒸汽机「概念
草图」,终于在地面上诞生了。
此时,刘真才重新拿起炭条,信心满满地在麻纸上画出了第一张真正意义上
的「总装图」。虽然线条依旧简单,但每一个部件的位置和功能都已在三人心中
清晰无比。
「现在,」黄蓉看着这张来之不易的图纸,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
「这头『铁牛』还只是活在我们三人心里。要让它降生,必须拆骨扒皮,化整为
零。」
她将总装图推到中央:「我与真儿负责将这图上的每一个『骨节』都画成独
立的『分图』。王师傅,你负责将这些『分图』分派下去。记住,每一张图,只
给一个人,只造一个零件。对下面的人,就说这是为加固山寨城防、制造新式投
石机或水力磨坊所用的。让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王铁锤看着地上的图,终于明白了这「铁牛」的玄机,他郑重地点头:「寨
主放心,俺这就去办!保证拿到图的人,只知道手里是根『骨头』,绝想不到是
为了一条『龙』做准备!」
一场前所未有的秘密工程,就此拉开序幕。
外间工坊里,一阵奇特的忙碌开始了。工匠们领到的任务五花八门,有的在
锻造一根精确到尺寸的铁杆,有的在铸造一个形状古怪的铜阀,有的则在反复打
磨一块厚重的铁盘。他们互相猜测,却无人能拼凑出真相。
而密室之内,则成了真正的「龙骨」熔炉。黄蓉、刘真、王铁锤三人,夜以
继日地攻克着最核心的技术难关——锅炉的锻造与气缸的打磨。每一次失败,每
一次争论,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只在这方寸之地共享。
当所有秘密打造的「龙骨」与外间工坊的「零件」汇集一堂,进行第一次整
合试验时,王铁锤亲自点火,刘真指挥,黄蓉则站在一旁,目光如炬,审视着每
一个环节。
随着「哐当」一声巨响,小锤砸下了铁钉。
整个石洞内,先是陷入一片死寂,随即,王铁锤爆发出压抑许久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
浅的划痕。
「不对……不对……」他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我记得它是
这样的,锅炉……气缸……活塞……可它们到底是怎么连在一起的……这根连杆
的位置……飞轮的曲轴……」
他脑中闪过的是后世鲜活的、动态的蒸汽机影像,但在他的指尖,却无法还
原那精密而复杂的机械结构。知识的碎片在他脑海中横冲直撞,却始终无法拼凑
成完整的设计图。这就像一个熟记唐诗三百首的人,却被要求凭空创作一首格律
严谨的七言律诗,有魂无体,焦虑万分。
一旁的王铁锤看得云里雾里,他是个实在人,只认得锤子和铁砧。他挠了挠
头,小心翼翼地问:「刘将军,您这画的……是啥符咒?咋看上去比咱们山寨的
布防图还绕人?」
黄蓉没有催促,她静静地看着刘真,那双明亮的眸子里没有不耐,只有理解。
她见刘真已到瓶颈,才柔声开口,带着安抚的力量:「真儿,莫急。你忘了《九
阴真经》的心法了吗?『意之所至,气之所随』。你心中已然有此物,只是拘泥
于形,反而被其束缚。你且坐下,喝口茶,从头说起,莫说图纸,只说它活着的
样子。」
她递给刘真一碗热水,然后转向王铁锤,用他能听懂的话打了个比方:「王
师傅,刘先生想造一头『铁牛』,这铁牛不吃草,只喝水,喝滚开的水,然后就
能拉车、打铁。现在,他脑子里有这头牛长什么样,叫起来是什么声,却一时半
会儿画不出它的骨头。你若见过真正的牛,便听他说说,帮着找找这骨头该长在
哪儿。」
这个比方,一下子让王铁锤开窍了,他挺直了腰板,眼神变得专注起来。
刘真喝了热水,心绪稍稍平复。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开始描述:「它
有一个大肚子,就是锅炉,水在里面烧开了,就会变成一股顶天立地的大力气
……」
「大力气?」王铁锤立刻插话,「俺知道!就像炼丹炉那盖子,水汽一足,
『砰』地一下就顶起来!」
「对!就是这个『砰』!」刘真眼睛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就在这
『砰』一下的地方,接一根管子,把这股力气引到一个铁筒子里,去推一个铁塞
子!」
「铁塞子?在铁筒子里推?那怕不是要卡死?」王铁锤立刻从他的专业角度
提出了问题。
「所以要磨得滑!像镜面一样!」刘真比划着。
「磨得月光再亮,铁跟铁之间也没缝,拿啥润滑?」
「油!动物油脂!」
「筒子得封闭吧?力气大,盖子冲飞了咋整?」
「所以要造个……造个『安全阀』!」
在这一问一答之间,黄蓉宛如一个最高明的主持人,总能在对话卡壳时,用
一个精妙比方或一句关键点拨,让灵感之流重新畅通。当讨论到活塞如何将直线
运动转为圆周运动时,刘真再次卡壳,描述不清那复杂的曲轴结构。
黄蓉走到一旁,拿起一根树枝和一块石头,她说道:「你看那水车,水车是
直线的水流,让它转成了圆周运动。咱们只需反过来想,让活塞的『直线冲刺』,
像那趟过来的马,每跑一趟,就踢动一个轮齿。」她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化
的齿轮与连杆结构,「我们不需要一步到位,先让它能『踢』动轮子,就算成功!」
正是这番讨论,如同抽丝剥茧,将刘真脑中零散的「知识点」,转化为了可
供操作的「技术点」。一个集三人智慧的、极为粗糙但结构完整的蒸汽机「概念
草图」,终于在地面上诞生了。
此时,刘真才重新拿起炭条,信心满满地在麻纸上画出了第一张真正意义上
的「总装图」。虽然线条依旧简单,但每一个部件的位置和功能都已在三人心中
清晰无比。
「现在,」黄蓉看着这张来之不易的图纸,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
「这头『铁牛』还只是活在我们三人心里。要让它降生,必须拆骨扒皮,化整为
零。」
她将总装图推到中央:「我与真儿负责将这图上的每一个『骨节』都画成独
立的『分图』。王师傅,你负责将这些『分图』分派下去。记住,每一张图,只
给一个人,只造一个零件。对下面的人,就说这是为加固山寨城防、制造新式投
石机或水力磨坊所用的。让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王铁锤看着地上的图,终于明白了这「铁牛」的玄机,他郑重地点头:「寨
主放心,俺这就去办!保证拿到图的人,只知道手里是根『骨头』,绝想不到是
为了一条『龙』做准备!」
一场前所未有的秘密工程,就此拉开序幕。
外间工坊里,一阵奇特的忙碌开始了。工匠们领到的任务五花八门,有的在
锻造一根精确到尺寸的铁杆,有的在铸造一个形状古怪的铜阀,有的则在反复打
磨一块厚重的铁盘。他们互相猜测,却无人能拼凑出真相。
而密室之内,则成了真正的「龙骨」熔炉。黄蓉、刘真、王铁锤三人,夜以
继日地攻克着最核心的技术难关——锅炉的锻造与气缸的打磨。每一次失败,每
一次争论,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只在这方寸之地共享。
当所有秘密打造的「龙骨」与外间工坊的「零件」汇集一堂,进行第一次整
合试验时,王铁锤亲自点火,刘真指挥,黄蓉则站在一旁,目光如炬,审视着每
一个环节。
随着「哐当」一声巨响,小锤砸下了铁钉。
整个石洞内,先是陷入一片死寂,随即,王铁锤爆发出压抑许久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