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反差,让姜娜感到一种莫名的荒谬和距离感。
凌汐的世界,遥远得像另一个星系。
方艺璇显然也关注着论坛的热闹。
她有时会指着手机屏幕,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凌汐说:「汐汐你看,你又上
热帖了!论坛都快成你的粉丝后援会了!那个江屿和周扬,听说都挺优秀的哦?」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或许是羡慕?
凌汐通常只是从书页上抬起眼,淡淡地扫一眼屏幕,眸子里没有任何波澜,
然后便重新沉浸回自己的世界。
她的冷淡像一道无形的屏障,精准地隔绝了所有外界的窥探和喧嚣。
姜娜注意到,这种冷淡似乎只针对那些带着明显目的性的接近,尤其是异性。
在宿舍里,虽然话少,但她对室友的基本需求会平静回应,也从未流露过厌
烦。
日子就在这种各自忙碌又彼此交织的状态中滑过。
方艺璇依旧热情似火地投入她的社团海洋,带回各种新鲜事和小道消息;苏
小雨会在和男友通完电话后,带着甜蜜又略带忧郁的神情和姜娜分享几句;凌汐
则维持着她规律而疏离的节奏,像一颗按既定轨道运行的恒星,散发着恒定而清
冷的光芒,却不可避免地成为所有行星围绕的中心。
宿舍里四个女孩,在磕磕绊绊的日常中,慢慢熟络了起来。
一起分享过方艺璇带回的零食,一起吐槽过食堂难吃的菜,一起在临考前熬
夜复习(尽管凌汐的效率高得让其他人绝望)。
一种微妙的、基于空间共享的「室友情谊」在悄然滋生。
只是姜娜心里清楚,这熟络的表层之下,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无法逾越
的鸿沟。
她看着方艺璇的热闹,听着苏小雨的思念,仰望凌汐的清冷,然后默默地把
从家里带来的最后一点腌菜小心地收进储物柜最深处,盘算着明天去哪里找一份
合适的兼职。
莲城大学的新鲜空气里,混合着梦想、荷尔蒙、汗水和属于姜娜自己的、沉
甸甸的现实。
大学生活这幅巨大的画卷,才刚刚在她面前展开一角,色彩浓烈,却也暗影
丛生。
第三章
开学半个月,校园依旧喧嚣,但那份最初的新鲜和躁动,在姜娜心里,渐渐
沉淀成一种更为复杂、更为沉重的质感。
大学这幅画卷在她面前展开,色彩斑斓,但对她而言,许多区域都蒙着一层
灰蒙蒙的、名为现实的薄纱。
姜娜的世界,与方艺璇的热闹、苏小雨的温婉思念、甚至凌汐那遥不可及的
光芒,都隔着一条深深的沟壑。
这沟壑的源头,是她肩上那个无形的、却比入学时扛的麻袋更沉重的东西—
—贫穷。
她来自清源县最偏远的下河村,家里几亩薄田,父母常年佝偻着腰在地里刨
食,供她读书已是倾尽全力。
她是靠着一股死学的狠劲,熬干了无数个油灯下的夜晚,才堪堪擦着分数线
挤进了莲城大学这座象牙塔。
录取通知书带来的狂喜,很快就被高昂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冲得七零八
落。
家里东拼西凑,也只够勉强交上第一年的费用。
她知道,接下来的路,只能靠自己。
她那部杂牌国产智能手机,屏幕小得可怜,运行起来像老牛拉车,时常卡顿,
拍照更是模糊一片。
这是她与这个信息奔涌的时代唯一的、脆弱的脐带。
她用它与家里报平安,字斟句酌,生怕多花一毛钱话费;用它搜索兼职信息,
手指在小小的屏幕上笨拙地滑动。
当舍友拿出最新款的、屏幕如镜面般光滑流畅的手机,轻松地刷着短视频、
分享自拍时,姜娜总是下意识地将自己那粗糙的塑料外壳手机塞进口袋深处,仿
佛那廉价感会灼伤旁人的目光,更灼伤她敏感的自尊。
宿舍的夜晚,是姜娜最难熬的时光。
黑暗并未带来安宁,反而放大了她的局促。
方艺璇的声音像跳跃的火焰,照亮着姜娜完全陌生的领域:「我的天!XXX
男团这次回归的编舞杀疯了!那个C位的眼神!!」
「小雨快看!我种草的那个YSL小金条口红到货了!这个色号绝美,就是贵
到肉痛!」
「汐汐,你用的那个精华是海蓝之谜吗?感觉效果超好!」
韩团明星的名字、奢侈化妆品的品牌、动辄四五位数的价格标签……这些词
汇像一颗颗冰冷的石子,投入姜娜寂静的心湖,激起一圈圈无知和匮乏的涟漪。
她僵直地躺在床上,黑暗中睁大眼睛,手指紧紧攥着被角。
她插不进一句话。
那些光鲜亮丽的世界,离她太遥远了。
她甚至不知道方艺璇口中的男团成员长什么样,不知道「气垫」是什么东西,
更无法想象花掉父母几个月收入去买一个巴掌大的化妆品盒子。
偶尔,苏小雨会轻声回应几句关于偶像剧的看法,或者带着羞涩分享一点男
友发来的有趣消息。
凌汐则极少参与这类话题,通常只是淡淡地回一句「还好」
或者「没关注」,便归于沉寂。
但这片寂静,在姜娜听来,与凌汐本身那种清冷的安静截然不同。
凌汐的安静是自带的屏障,是无需融入的从容;而她的安静,是淹没在陌生
浪潮里的窒息,是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茫然。
「娜娜,你呢?你平时喜欢听谁的歌?追什么剧吗?」有一次,方艺璇大概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
凌汐的世界,遥远得像另一个星系。
方艺璇显然也关注着论坛的热闹。
她有时会指着手机屏幕,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凌汐说:「汐汐你看,你又上
热帖了!论坛都快成你的粉丝后援会了!那个江屿和周扬,听说都挺优秀的哦?」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或许是羡慕?
凌汐通常只是从书页上抬起眼,淡淡地扫一眼屏幕,眸子里没有任何波澜,
然后便重新沉浸回自己的世界。
她的冷淡像一道无形的屏障,精准地隔绝了所有外界的窥探和喧嚣。
姜娜注意到,这种冷淡似乎只针对那些带着明显目的性的接近,尤其是异性。
在宿舍里,虽然话少,但她对室友的基本需求会平静回应,也从未流露过厌
烦。
日子就在这种各自忙碌又彼此交织的状态中滑过。
方艺璇依旧热情似火地投入她的社团海洋,带回各种新鲜事和小道消息;苏
小雨会在和男友通完电话后,带着甜蜜又略带忧郁的神情和姜娜分享几句;凌汐
则维持着她规律而疏离的节奏,像一颗按既定轨道运行的恒星,散发着恒定而清
冷的光芒,却不可避免地成为所有行星围绕的中心。
宿舍里四个女孩,在磕磕绊绊的日常中,慢慢熟络了起来。
一起分享过方艺璇带回的零食,一起吐槽过食堂难吃的菜,一起在临考前熬
夜复习(尽管凌汐的效率高得让其他人绝望)。
一种微妙的、基于空间共享的「室友情谊」在悄然滋生。
只是姜娜心里清楚,这熟络的表层之下,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无法逾越
的鸿沟。
她看着方艺璇的热闹,听着苏小雨的思念,仰望凌汐的清冷,然后默默地把
从家里带来的最后一点腌菜小心地收进储物柜最深处,盘算着明天去哪里找一份
合适的兼职。
莲城大学的新鲜空气里,混合着梦想、荷尔蒙、汗水和属于姜娜自己的、沉
甸甸的现实。
大学生活这幅巨大的画卷,才刚刚在她面前展开一角,色彩浓烈,却也暗影
丛生。
第三章
开学半个月,校园依旧喧嚣,但那份最初的新鲜和躁动,在姜娜心里,渐渐
沉淀成一种更为复杂、更为沉重的质感。
大学这幅画卷在她面前展开,色彩斑斓,但对她而言,许多区域都蒙着一层
灰蒙蒙的、名为现实的薄纱。
姜娜的世界,与方艺璇的热闹、苏小雨的温婉思念、甚至凌汐那遥不可及的
光芒,都隔着一条深深的沟壑。
这沟壑的源头,是她肩上那个无形的、却比入学时扛的麻袋更沉重的东西—
—贫穷。
她来自清源县最偏远的下河村,家里几亩薄田,父母常年佝偻着腰在地里刨
食,供她读书已是倾尽全力。
她是靠着一股死学的狠劲,熬干了无数个油灯下的夜晚,才堪堪擦着分数线
挤进了莲城大学这座象牙塔。
录取通知书带来的狂喜,很快就被高昂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冲得七零八
落。
家里东拼西凑,也只够勉强交上第一年的费用。
她知道,接下来的路,只能靠自己。
她那部杂牌国产智能手机,屏幕小得可怜,运行起来像老牛拉车,时常卡顿,
拍照更是模糊一片。
这是她与这个信息奔涌的时代唯一的、脆弱的脐带。
她用它与家里报平安,字斟句酌,生怕多花一毛钱话费;用它搜索兼职信息,
手指在小小的屏幕上笨拙地滑动。
当舍友拿出最新款的、屏幕如镜面般光滑流畅的手机,轻松地刷着短视频、
分享自拍时,姜娜总是下意识地将自己那粗糙的塑料外壳手机塞进口袋深处,仿
佛那廉价感会灼伤旁人的目光,更灼伤她敏感的自尊。
宿舍的夜晚,是姜娜最难熬的时光。
黑暗并未带来安宁,反而放大了她的局促。
方艺璇的声音像跳跃的火焰,照亮着姜娜完全陌生的领域:「我的天!XXX
男团这次回归的编舞杀疯了!那个C位的眼神!!」
「小雨快看!我种草的那个YSL小金条口红到货了!这个色号绝美,就是贵
到肉痛!」
「汐汐,你用的那个精华是海蓝之谜吗?感觉效果超好!」
韩团明星的名字、奢侈化妆品的品牌、动辄四五位数的价格标签……这些词
汇像一颗颗冰冷的石子,投入姜娜寂静的心湖,激起一圈圈无知和匮乏的涟漪。
她僵直地躺在床上,黑暗中睁大眼睛,手指紧紧攥着被角。
她插不进一句话。
那些光鲜亮丽的世界,离她太遥远了。
她甚至不知道方艺璇口中的男团成员长什么样,不知道「气垫」是什么东西,
更无法想象花掉父母几个月收入去买一个巴掌大的化妆品盒子。
偶尔,苏小雨会轻声回应几句关于偶像剧的看法,或者带着羞涩分享一点男
友发来的有趣消息。
凌汐则极少参与这类话题,通常只是淡淡地回一句「还好」
或者「没关注」,便归于沉寂。
但这片寂静,在姜娜听来,与凌汐本身那种清冷的安静截然不同。
凌汐的安静是自带的屏障,是无需融入的从容;而她的安静,是淹没在陌生
浪潮里的窒息,是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茫然。
「娜娜,你呢?你平时喜欢听谁的歌?追什么剧吗?」有一次,方艺璇大概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