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寂母逢春 > 【寂母逢春】第二章第一回(乱伦、复仇、剧情、历史、暗黑)

【寂母逢春】第二章第一回(乱伦、复仇、剧情、历史、暗黑)

热门推荐:
  他这话,明着是说担忧,暗里却是抬高价钱的由头。路不太平,他这盐引的
运送成本自然要高,价钱也得跟着涨。

  「哼,路不太平,还不是这杀千刀的内商搅出来的祸事?」席上一个颧骨高
耸的汉子,是另一家盐铺的胡掌柜,他不阴不阳地插了一句嘴「没了云家那十
几艘保水的沙飞船镇着,那『铁臂张』如今怕是成了河上的真阎王。谁的船从他
眼皮子底下过,不得被他连皮带骨地扒下一层来?」

  这话一出,席上众人脸色各异。那河快的当家铁臂张,听说早年是跟着云家
大太太柳氏一道从边镇来的,也不知是犯了什么冲,进了云家门不到半年,就教
人给赶了出来。谁曾想,这汉子也是个有本事的,几年间,手底下竟也聚了百十
号亡命之徒,占了这运河水道,做起了保水护航的买卖。往日里有云家这棵大树
压着,他还算安分。如今没了云家这财神爷,他手下那帮人断了生计,还不得做
起杀人越货的没本钱买卖?

  一时间,雅间里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喘气声,气氛说不出的压抑。 只有那盘子
里的四鳃鲈,还在不时「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呵呵,各位老板莫要自家心慌,乱了阵脚,倒叫外人瞧了咱们江都的虚实
去。」一个慢悠悠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这江都城里最大的牙行头子,刘三爷。他约莫五十
上下,生得一副笑面。说话间,他正拿一块细白的杭绸帕子,慢条斯理地擦着嘴
角的油渍,一双绿豆似的小眼睛,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了孟玖的脸上。

  「那铁臂张虽是条见了骨头就眼红的恶狗,却也不是个没脑子的蠢狗。他要
的是钱财,不是人命。只要有肉吃,他那条铁胳膊,自然会替各位老板开出一条
水道来。」刘三爷放下帕子,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
末子,眼皮子也不抬地又说道:「倒是城里头,怕是更不太平。」

  「三爷此话何意?」孟玖心头一紧,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倾了倾。

  刘三爷呷了口茶,茶水有些烫,他咂了咂嘴,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我那
在县衙刑房里当差的不成器侄儿,昨日与我吃酒,醉醺醺地透了个信儿。说是那
领头抄云家的锦衣卫百户,姓赵名刚的,至今还没离了江都。听说啊,这位赵大
人他不单单是查云家通倭的案子,还在悄悄地查云家往年的账目。谁要是与云家
有过不清不楚的银钱往来,怕是都要被这位大人请过去,好生问上一问了。」

  孟玖的心直往下沉。他今日设宴,本是想探探各家的口风,最好能将手里的
盐引分销出去,回笼些银子。可瞧这光景,一个个都是光打雷不下雨的主儿,嘴
上说得热闹,真要掏银子的时候,就从这推东主西,寻各种由头,精得跟猴儿似
的。

  「刘三爷此言差矣。」孟玖的脸笑得有些僵了:「我等的盐引,都是从九边
的丘八手里正经换来的,勘合文书一应俱全,与云家那起子通倭的罪名,可是八
竿子也打不着。各位休再胡枝扯叶地支吾,若是有意,价钱上,孟某可以再松一
松手。」

  「铛!」刘三爷把手里的茶杯重重地往桌上一顿,茶水溅出了几滴:「这赵大
人头一回到咱江都地面上办案,我那侄儿说了,送上门的银子,他不收;递上来
的帖子,他不见。你说,他待要怎地?」

  一时间,席上再无人说话。只有窗外运河上,偶尔传来一两声船工悠长的号
子,那号子声被风送进雅间,更显得里头死一般的寂静。

  孟玖看着众人脸上那掩不住的惧色,心里头一阵阵地发凉。他知道,今日这
顿酒,是白请了。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角落里,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话的一个中年人,突然轻
轻地咳嗽了一声。

  众人闻声望去。那人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杭绸直裰,相貌也平平无奇,瞧着
就像个再寻常不过的外地行商,只是皮肤颇为粗粝。他从头到尾,只是低头喝茶,
仿佛席上这些关系到江都盐业生死的争论,与他全无半点干系。

  见众人都看着自己,那人这才放下茶杯,不慌不忙地站起身,冲着众人拱了
拱手,操着一口有些生硬的徽州口音,慢悠悠地说道:「各位老板,在下姓汪,
初来宝地,做的也是些南货北运的小本生意。方才听各位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
书。只是在下心中有一事不明,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汪老板客气了,有话但讲无妨。」孟玖连忙起身还礼,心里却在飞快地盘
算,这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路神仙。

  那汪老板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说道:「云家倒了,这盐引便无人接手;
运河上的路,也教那湖寇给堵了。既然如此,为何各位老板不干脆联起手来,合
资一处,先将孟老板手里的盐引吃下,再凑出一笔银子,去托人与那湖寇买条水
道?如此一来,本钱大家均摊,风险也由众人共担,岂不比眼下各家单打独斗,
干瞪着眼强得多?」

  他这话一说,在座的众人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都露出些似笑非笑的古怪神情。

  是啊,这法子听着是好。可这开中之法,自打太祖高皇帝那会儿定下来,商
人纳粮到边镇,换取盐引,再到指定的盐场支盐贩卖。后来到了弘治爷,改了折
色之法,商人们可以直接拿银子买引,省了不少功夫。可这引子拿到手,要去盐
场支盐,却又是一道比天还高的坎儿,谓之「守支」。

  钱掌柜冷笑一声,接过了话头:「汪老板是外乡人,有所不知。那两淮盐运
司的衙门口,是朝南开,可里头的盐运使、运同、门子、攒典,上上下下,哪个
不是伸着脖子等着食吃的活阎王?咱们不是云家,没有那通天的交情。便是拿了
引子,也只好老子传儿子,儿子传孙子,一粒官盐也见不到!」

  众人心里都清楚,这还只是其一。真要各家联手,这银子谁出多谁出少?这
买卖谁说了算?赚了钱怎么分?要是亏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8】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