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神,都散发着致命的诱惑力。尤其是现在,她怀着他的孩子,这种认知让杨帆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占有欲。
沈墨书被他撩拨得浑身发软,身体里的情潮再次被挑动起来。但她尚存一丝理智,知道自己刚刚才经历了一场几乎让她虚脱的鏖战,现在实在是没有力气再来一次了。更何况,她肚子里还揣着一个两个月大的小生命。
“小坏蛋,就知道欺负我。”她嗔怪地白了他一眼,但眼神里却没有丝毫责备,反而充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和依赖。她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将整个后背都贴在了杨帆宽阔温热的胸膛上,像一只找到了港湾的小船,安心而惬意。
杨帆的手没有再进一步侵犯,只是温柔地环抱着她,一只手轻轻地覆在她尚且平坦的小腹上。那里,正孕育着他和她的结晶。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两人平稳的呼吸声。窗外的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城市的霓虹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天花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老公,”沈墨书的声音在静谧的空气中响起,带着一丝不同于往日的郑重,“你……有没有想过,上了大学以后有什么打算?”
杨帆闻言,抚摸着她小腹的手微微一顿。
“打算?”他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还没想好呢。走一步看一步呗,不着急。”
他的确没怎么想过。对于他来说,未来似乎是一片坦途。至于之后的人生,他觉得凭借自己的头脑和手腕,总不会过得太差。
然而,他的轻松态度,却让沈墨书皱起了眉头。
她转过身,面对着他,那双透过金属细框眼镜看过来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锐利而清醒的光芒。她伸手,将床头的一盏小夜灯打开,柔和的光线下,她脸上的表情显得格外严肃。
“不行,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她坐直了身体,丰满的胸脯因为这个动作而剧烈地晃动了一下,睡袍的领口被撑开,露出一大片雪白的肌肤和深邃的事业线。但此刻,她完全没有心思去在意这些,她的全部心神,都放在了杨帆的未来上。
“杨帆,你听我说,”她一本正经地看着他,语气严肃得像是在公司的董事会上做报告,“我现在在投资公司做高管,这些年见过的所谓‘天之骄子’和‘社会精英’太多了。有些话,可能不好听,但你必须得听进去。”
杨帆看着她这副认真的模样,也不由得收起了玩笑的心思,点了点头:“你说,我听着。”
沈墨书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是在组织语言。她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这个少年,看到了未来那片波诡云谲的社会丛林。
“我先问你,你觉得现在这个社会,什么最重要?”她问道。
“能力?人脉?还是钱?”杨帆试探着回答。
“都重要,但都不是最重要的。”沈墨书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最重要的是认知,是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则的清醒认知。没有这个,你能力再强,人脉再广,钱再多,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她顿了顿,看着杨帆若有所思的表情,继续说道:“就拿上大学这件事来说。你成绩好,考个好大学。但是,你想过考上之后呢?毕业之后做什么?这些你想过吗?”
“我想……以后上班赚钱。”杨帆老实回答。这是他唯一有过的、模糊的想法。
“赚钱?”沈墨书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冷笑,“天真。你以为现在还是二十年前那个遍地是黄金的时代吗?随便一个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我告诉你,时代早就变了。”
她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小锤子,重重地敲在杨帆的心上。
“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下一个判断,”沈墨书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你信不信,看看现在那些土木专业博士毕业生的待遇,就能预见到以后绝大多数专业博士的下场。为什么?我跟你说过很多遍了,现在是存量社会,不是增量社会了!”
“蛋糕就这么大,不会再变大了。想吃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怎么办?只能内卷,往死里卷。就拿博士来说,这个社会对博士的需求量其实就那么点,几个萝卜几个坑,早就定好了。以前,六零后的博士,一年能退休一千个,市场还能消化掉。现在呢?零零后的博士,一年毕业五万个!多出来的四万九千个怎么办?你告诉我,怎么办?”
她咄咄逼人的质问,让杨帆一时间哑口无言。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博士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降维打击,去跟硕士抢饭碗,硕士再去跟本科生抢饭碗,一层一层往下压。企业也不傻,他们需要的是能干活、能创造价值的人,而不是这些只会在象牙塔里做题、水论文的机会主义者。那些屠龙之术,学了有屁用?现实世界里哪有那么多龙给你屠?”
沈墨书越说越激动,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潮红。她从床上坐起来,丝滑的睡袍从她圆润的肩头滑落,露出半边白皙的香肩,但她浑然不觉。
“所以,你觉得那些所谓的‘小镇做题家’,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我见的太多了,每年高考状元出来,媒体吹得天花乱坠,好像他们从此就一步登天了。可笑!我告诉你,绝大多数的小镇做题家,家里没钱没权没势,没资源没背景,他考得再好又能怎样?他脑子再聪明又能怎样?”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不屑和怜悯。
“我敢跟你打赌,等他们这一批人,四年后本科毕业,七年后硕士毕业,找工作会是个怎样的地狱难度,我光是想想都觉得可怕。你看看他们现在考完试都在干嘛?无非就是暑假里花两个月学个驾照,然后天天抱着手机打游戏,刷短视频。进了大学呢?苟延残喘两年,有一搭没一搭地学着一丁点屁用没有的水课,和那些早就落后世界三十年的所谓专业课。然后从大三开始,一头扎进考研、考公的大军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上好的公务员,那还算烧了高香,祖坟冒青烟了。那剩下的呢?剩下那绝大多数的人呢?毕业即失业!最后只能在这个大城市里,租一个不到五十平米的小破房,每天靠着二十多块钱的、不知道干不干净的国潮外卖续命,活得就像这个城市的下水道里见不得光的老鼠一样,混吃等死!”
“就算侥幸找到了工作,又能怎么样?三千五百块钱,在这座城市里够干什么的?交完房租水电,吃几顿外卖,就所剩无几了。想买房?做梦去吧!想结婚?拿什么结?拿一腔热血和所谓的爱情吗?别逗了!”
杨帆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沈墨书描绘的这幅景象,太过真实,也太过残酷,让他感到一阵心惊。他身边的很多同学,不就是这样吗?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沈墨书被他撩拨得浑身发软,身体里的情潮再次被挑动起来。但她尚存一丝理智,知道自己刚刚才经历了一场几乎让她虚脱的鏖战,现在实在是没有力气再来一次了。更何况,她肚子里还揣着一个两个月大的小生命。
“小坏蛋,就知道欺负我。”她嗔怪地白了他一眼,但眼神里却没有丝毫责备,反而充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和依赖。她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将整个后背都贴在了杨帆宽阔温热的胸膛上,像一只找到了港湾的小船,安心而惬意。
杨帆的手没有再进一步侵犯,只是温柔地环抱着她,一只手轻轻地覆在她尚且平坦的小腹上。那里,正孕育着他和她的结晶。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两人平稳的呼吸声。窗外的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城市的霓虹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天花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老公,”沈墨书的声音在静谧的空气中响起,带着一丝不同于往日的郑重,“你……有没有想过,上了大学以后有什么打算?”
杨帆闻言,抚摸着她小腹的手微微一顿。
“打算?”他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还没想好呢。走一步看一步呗,不着急。”
他的确没怎么想过。对于他来说,未来似乎是一片坦途。至于之后的人生,他觉得凭借自己的头脑和手腕,总不会过得太差。
然而,他的轻松态度,却让沈墨书皱起了眉头。
她转过身,面对着他,那双透过金属细框眼镜看过来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锐利而清醒的光芒。她伸手,将床头的一盏小夜灯打开,柔和的光线下,她脸上的表情显得格外严肃。
“不行,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她坐直了身体,丰满的胸脯因为这个动作而剧烈地晃动了一下,睡袍的领口被撑开,露出一大片雪白的肌肤和深邃的事业线。但此刻,她完全没有心思去在意这些,她的全部心神,都放在了杨帆的未来上。
“杨帆,你听我说,”她一本正经地看着他,语气严肃得像是在公司的董事会上做报告,“我现在在投资公司做高管,这些年见过的所谓‘天之骄子’和‘社会精英’太多了。有些话,可能不好听,但你必须得听进去。”
杨帆看着她这副认真的模样,也不由得收起了玩笑的心思,点了点头:“你说,我听着。”
沈墨书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是在组织语言。她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这个少年,看到了未来那片波诡云谲的社会丛林。
“我先问你,你觉得现在这个社会,什么最重要?”她问道。
“能力?人脉?还是钱?”杨帆试探着回答。
“都重要,但都不是最重要的。”沈墨书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最重要的是认知,是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则的清醒认知。没有这个,你能力再强,人脉再广,钱再多,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她顿了顿,看着杨帆若有所思的表情,继续说道:“就拿上大学这件事来说。你成绩好,考个好大学。但是,你想过考上之后呢?毕业之后做什么?这些你想过吗?”
“我想……以后上班赚钱。”杨帆老实回答。这是他唯一有过的、模糊的想法。
“赚钱?”沈墨书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冷笑,“天真。你以为现在还是二十年前那个遍地是黄金的时代吗?随便一个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我告诉你,时代早就变了。”
她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小锤子,重重地敲在杨帆的心上。
“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下一个判断,”沈墨书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你信不信,看看现在那些土木专业博士毕业生的待遇,就能预见到以后绝大多数专业博士的下场。为什么?我跟你说过很多遍了,现在是存量社会,不是增量社会了!”
“蛋糕就这么大,不会再变大了。想吃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怎么办?只能内卷,往死里卷。就拿博士来说,这个社会对博士的需求量其实就那么点,几个萝卜几个坑,早就定好了。以前,六零后的博士,一年能退休一千个,市场还能消化掉。现在呢?零零后的博士,一年毕业五万个!多出来的四万九千个怎么办?你告诉我,怎么办?”
她咄咄逼人的质问,让杨帆一时间哑口无言。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博士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降维打击,去跟硕士抢饭碗,硕士再去跟本科生抢饭碗,一层一层往下压。企业也不傻,他们需要的是能干活、能创造价值的人,而不是这些只会在象牙塔里做题、水论文的机会主义者。那些屠龙之术,学了有屁用?现实世界里哪有那么多龙给你屠?”
沈墨书越说越激动,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潮红。她从床上坐起来,丝滑的睡袍从她圆润的肩头滑落,露出半边白皙的香肩,但她浑然不觉。
“所以,你觉得那些所谓的‘小镇做题家’,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我见的太多了,每年高考状元出来,媒体吹得天花乱坠,好像他们从此就一步登天了。可笑!我告诉你,绝大多数的小镇做题家,家里没钱没权没势,没资源没背景,他考得再好又能怎样?他脑子再聪明又能怎样?”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不屑和怜悯。
“我敢跟你打赌,等他们这一批人,四年后本科毕业,七年后硕士毕业,找工作会是个怎样的地狱难度,我光是想想都觉得可怕。你看看他们现在考完试都在干嘛?无非就是暑假里花两个月学个驾照,然后天天抱着手机打游戏,刷短视频。进了大学呢?苟延残喘两年,有一搭没一搭地学着一丁点屁用没有的水课,和那些早就落后世界三十年的所谓专业课。然后从大三开始,一头扎进考研、考公的大军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上好的公务员,那还算烧了高香,祖坟冒青烟了。那剩下的呢?剩下那绝大多数的人呢?毕业即失业!最后只能在这个大城市里,租一个不到五十平米的小破房,每天靠着二十多块钱的、不知道干不干净的国潮外卖续命,活得就像这个城市的下水道里见不得光的老鼠一样,混吃等死!”
“就算侥幸找到了工作,又能怎么样?三千五百块钱,在这座城市里够干什么的?交完房租水电,吃几顿外卖,就所剩无几了。想买房?做梦去吧!想结婚?拿什么结?拿一腔热血和所谓的爱情吗?别逗了!”
杨帆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沈墨书描绘的这幅景象,太过真实,也太过残酷,让他感到一阵心惊。他身边的很多同学,不就是这样吗?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