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一样的地方担任部长,正式员工会离你远远的,来到这里的人也会敌视你,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余青也不是主动来这里的,可以的话,他想继续在乡村养老,但他欠了某个人的人情,也中了这个人的美人计。
7年前,余青的工作失误让公司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本来他会被干脆的踢走,过上没有任何退休金的生活,但他的大学同学王河山拉了他一把,并极力争取了他的待遇,才让余青以正常员工的待遇‘退休’。虽说那个‘工作失误’完全是上层安排的黑锅,但能在那种情况下全身而退,余青还是相当感激王河山的。
余青始终没有结婚,在大公司工作了好多年存款多少也有一些,便心灰意懒的在乡下过着‘自我流放’的生活。一个月前,【爱玛】公司的CEO,也就是王河山找到了在乡下隐居的他,低头拜托他来到这里就职。
“不会持续太久的,顶多一年的时间...帮帮我吧,老余。”
于是,余青在这种尴尬的年龄重返职场,前途想当然的多灾多难。
(哎...首先打扫一下卫生吧。)
余青走向放在角落的扫帚,再次叹了口气。
——————————
没有多久,余青就迎来了第一个‘部下’。
“您好,请问办公耗材管理部是在这吗?”
敲门后才走进来的,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女性。她的发丝晕染成明亮的褐色,身穿柠檬色调的短袖针织衫,白色的迷你裙相当惹眼,就像是从时尚杂志里走出来一样耀眼。脸蛋虽小,五官却十分匀称,就是表情格外的僵硬。
“你好,是这里。随便找个位置坐吧。”
“您是...”
“我是这里的部长余青,多余的余,青色的青。”
听完明显比她大了好多岁的中年男人的自我介绍后,女子微微点头,对着他轻身鞠躬。
“您好,余部长,我叫陈琳...刚从商品开发部调到这里。”
她并没有像余青那样将名字的写法一一拆解,声音也毫无顿挫,表情更是一团死灰,打完招呼便迈着僵硬的步子,走到了距离余青办公室最远的那个桌子坐下。
她当然会这样冷淡。
余青刚看过人事科发到邮箱里的资料,这名叫陈琳的年轻美女才25岁,入职不到2年。
就算再怎么年轻,再怎么不适应公司,她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也不会不知道来这里的目的。
(老王,你真是给我安排了个残酷的工作啊...)
第一章 25岁,陈琳的回春(2)
余青出现“工作失误”的那年,恰逢世界金融海啸。
本就不景气的大环境,让他所在的公司走向极端,最终出现了不可挽回的缺口,上层为了保住自己,拉出好几个老资格员工背了黑锅,已经50岁的余青就是其中一个
他没有结婚,把所有的岁月都献给了事业,却换来了这么一个结果,尽管在好友的帮助下没有净身出户,但他还是对城市充满了失望,用存款买下来某个乡村的老屋。
一开始当然不适应,简陋的环境,不便的交通,排外的村民,就连生病了也没有人依靠。孤独让他想要找点事情做,于是,他开始自己研究装修,一点一点地改造这个小屋,逐渐的,他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他拍下了在乡村生活的照片,像是报复、又像是寻求认可,发到了朋友圈里,每次都会收到以前同事的点赞。
就这样过去了6年,他已经习惯了乡村的生活、或者说麻木了,本以为自己会这么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终老,某一天,王河山找到了他。
“喂...你真的是我认识的那个老余?”
许久未见的老友一开口就毫不客气。
“住在这种地方,自然会松散一点了,倒是你,要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进城买些菜准备啊。”
余青放下了砖瓦,拍了怕手上的黑灰,到裸露的老水管附近冲洗了一下。和他同岁的中年男人上下打量着他,不禁啧啧称奇。
“身材这么壮实,怎么看都不是个56岁的人啊。”
“毕竟这里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啊...你还是老样子,一副被酒色掏空的模样,有去体检吗?”
“嗨,别说了,医院我根本不敢去。”
王河山摆了摆手,然后拎起右手的白酒。
“怎么样,陪我喝一杯?”
“当然。”
老友来访,余青很是高兴,当天杀了鸡鸭,煮了一锅黄酒杂炖,香味飘了老远,让几个好事的村民来凑了热闹,王河山一开始还不适应和那些大老粗一起吃饭,到后面酒兴起来了也一起大吼大叫了起来。
大老远跑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应该有什么事才对...余青原本是这么想的,但第二天王河山就离开了,表示自己会常来。
在那之后,王河山每隔1个月就会跑来一趟,体验一下余青自制的菜色,顺便‘指导’他要怎么装修,有一个朋友陪自己说话总是好的,余青也乐得他时不时的跑来。
偶尔也会从他那里听到过去同事的信息,比如那家证券公司还是倒闭了,很多人沦落到当保安,做清洁工,也有人乘势独立创业,逐渐发展壮大,王河山就是这一类的人,他转向了当时并不完善的保健和婴儿用品市场,乘着二胎潮把工作做大做强,现在已经是一方大老板了。
“老王,你每次跑来都给我送东送西,不会是来炫富的吧。”
余青的调侃让王河山哈哈大笑,既不承认、也不否定。他身边的女人也经常换,有时候还会带来见余青一面,让他不知道该做何反应。
一个月前,王河山又一次来到了余青的家,但这次的他面色灰冷,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连喝酒的兴致也没有,只是淡淡的说明天一早就会走,吃些简单的就行。
吃完晚饭,两个接近60岁的男人到外面散步,王河山感叹着这里在几年前还是泥地,晚上就伸手不见五指,现在却铺起了沥青,架起了路灯,农村都变好了,自己的事业却不怎么样。
他终于吐露了心事,还提出了一个让余青意想不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
7年前,余青的工作失误让公司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本来他会被干脆的踢走,过上没有任何退休金的生活,但他的大学同学王河山拉了他一把,并极力争取了他的待遇,才让余青以正常员工的待遇‘退休’。虽说那个‘工作失误’完全是上层安排的黑锅,但能在那种情况下全身而退,余青还是相当感激王河山的。
余青始终没有结婚,在大公司工作了好多年存款多少也有一些,便心灰意懒的在乡下过着‘自我流放’的生活。一个月前,【爱玛】公司的CEO,也就是王河山找到了在乡下隐居的他,低头拜托他来到这里就职。
“不会持续太久的,顶多一年的时间...帮帮我吧,老余。”
于是,余青在这种尴尬的年龄重返职场,前途想当然的多灾多难。
(哎...首先打扫一下卫生吧。)
余青走向放在角落的扫帚,再次叹了口气。
——————————
没有多久,余青就迎来了第一个‘部下’。
“您好,请问办公耗材管理部是在这吗?”
敲门后才走进来的,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女性。她的发丝晕染成明亮的褐色,身穿柠檬色调的短袖针织衫,白色的迷你裙相当惹眼,就像是从时尚杂志里走出来一样耀眼。脸蛋虽小,五官却十分匀称,就是表情格外的僵硬。
“你好,是这里。随便找个位置坐吧。”
“您是...”
“我是这里的部长余青,多余的余,青色的青。”
听完明显比她大了好多岁的中年男人的自我介绍后,女子微微点头,对着他轻身鞠躬。
“您好,余部长,我叫陈琳...刚从商品开发部调到这里。”
她并没有像余青那样将名字的写法一一拆解,声音也毫无顿挫,表情更是一团死灰,打完招呼便迈着僵硬的步子,走到了距离余青办公室最远的那个桌子坐下。
她当然会这样冷淡。
余青刚看过人事科发到邮箱里的资料,这名叫陈琳的年轻美女才25岁,入职不到2年。
就算再怎么年轻,再怎么不适应公司,她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也不会不知道来这里的目的。
(老王,你真是给我安排了个残酷的工作啊...)
第一章 25岁,陈琳的回春(2)
余青出现“工作失误”的那年,恰逢世界金融海啸。
本就不景气的大环境,让他所在的公司走向极端,最终出现了不可挽回的缺口,上层为了保住自己,拉出好几个老资格员工背了黑锅,已经50岁的余青就是其中一个
他没有结婚,把所有的岁月都献给了事业,却换来了这么一个结果,尽管在好友的帮助下没有净身出户,但他还是对城市充满了失望,用存款买下来某个乡村的老屋。
一开始当然不适应,简陋的环境,不便的交通,排外的村民,就连生病了也没有人依靠。孤独让他想要找点事情做,于是,他开始自己研究装修,一点一点地改造这个小屋,逐渐的,他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他拍下了在乡村生活的照片,像是报复、又像是寻求认可,发到了朋友圈里,每次都会收到以前同事的点赞。
就这样过去了6年,他已经习惯了乡村的生活、或者说麻木了,本以为自己会这么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终老,某一天,王河山找到了他。
“喂...你真的是我认识的那个老余?”
许久未见的老友一开口就毫不客气。
“住在这种地方,自然会松散一点了,倒是你,要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进城买些菜准备啊。”
余青放下了砖瓦,拍了怕手上的黑灰,到裸露的老水管附近冲洗了一下。和他同岁的中年男人上下打量着他,不禁啧啧称奇。
“身材这么壮实,怎么看都不是个56岁的人啊。”
“毕竟这里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啊...你还是老样子,一副被酒色掏空的模样,有去体检吗?”
“嗨,别说了,医院我根本不敢去。”
王河山摆了摆手,然后拎起右手的白酒。
“怎么样,陪我喝一杯?”
“当然。”
老友来访,余青很是高兴,当天杀了鸡鸭,煮了一锅黄酒杂炖,香味飘了老远,让几个好事的村民来凑了热闹,王河山一开始还不适应和那些大老粗一起吃饭,到后面酒兴起来了也一起大吼大叫了起来。
大老远跑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应该有什么事才对...余青原本是这么想的,但第二天王河山就离开了,表示自己会常来。
在那之后,王河山每隔1个月就会跑来一趟,体验一下余青自制的菜色,顺便‘指导’他要怎么装修,有一个朋友陪自己说话总是好的,余青也乐得他时不时的跑来。
偶尔也会从他那里听到过去同事的信息,比如那家证券公司还是倒闭了,很多人沦落到当保安,做清洁工,也有人乘势独立创业,逐渐发展壮大,王河山就是这一类的人,他转向了当时并不完善的保健和婴儿用品市场,乘着二胎潮把工作做大做强,现在已经是一方大老板了。
“老王,你每次跑来都给我送东送西,不会是来炫富的吧。”
余青的调侃让王河山哈哈大笑,既不承认、也不否定。他身边的女人也经常换,有时候还会带来见余青一面,让他不知道该做何反应。
一个月前,王河山又一次来到了余青的家,但这次的他面色灰冷,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连喝酒的兴致也没有,只是淡淡的说明天一早就会走,吃些简单的就行。
吃完晚饭,两个接近60岁的男人到外面散步,王河山感叹着这里在几年前还是泥地,晚上就伸手不见五指,现在却铺起了沥青,架起了路灯,农村都变好了,自己的事业却不怎么样。
他终于吐露了心事,还提出了一个让余青意想不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