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三章:我看呐,这大夏国是要完!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三章:我看呐,这大夏国是要完!

热门推荐:
不是什么四舍五入,实打实的。

  百姓怀念前夏不是因为她有多好而是当下实在是太坏,他们受够了这种无日
不战的痛苦,才会对上一个大一统皇朝进行美化,浑然忘记了正是前夏朝廷的横
征暴敛与残酷压榨才酿成了这场持续一个甲子又十一年的恐怖丧乱。

  后夏承认前夏的统绪,自然是要在自己编纂的史书中对前夏诸帝进行美化,
尤其是最后三位皇帝中的夏道宗与夏烈宗,夹在这两位皇爷之间的夏懿宗,由于
在位就三个月,执政时间太短,他的事迹附在了其父夏道宗本纪的末尾。

  夏烈宗最要感谢的人乃不知道与他隔了多少代亲的夏世祖,要不是夏世祖复
辟,身为亡国之君的他根本不会有庙号与谥号,末帝和哀帝这种民间俗称才是他
在后世史书中该有的称谓。

  夏茂荡平天下群雄后不久就让群臣给前夏的末代皇帝议庙号与谥号,讨论了
很久得出了庙号为烈,谥号为庄的结论,「烈」则有杀身成仁的意思,和前夏末
帝在被农民军包围国都时阖宫自焚的结局很匹配,放火前他对太监说:「天子自
有死法,何得辱于贼寇!」,是此炎黄世界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个自杀殉国
的末代皇帝。

  「庄」在谥法中的意思是「武而不遂」,夏庄帝在位十三年,屡次派官军与
农民军交战,不但没有将农民军镇压下去,反而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兵力,最终
被农民军反推至京师永安城下,不得不自焚,也是应了庄的谥意,打了,但是没
有打赢。

  爆发于夏道宗朝中期的农民起义,不管是广度,跨度、烈度还是最终的结果,
都远甚于前面的朝代,这是一场范围波及整个炎黄大地,历时二十九年,朝廷主
力军屡次被农民军消灭,并最终推翻了前夏腐朽统治的农民战争,后夏在给前夏
所编纂的《夏书·流贼》开头就是「盗贼之祸,历代恒有,然至庄帝时极矣。

  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之后举了几个前夏中前期旋起旋灭的民变
例子,史官对就前夏朝廷能扑灭这些民变的原因做了总结:「国兴百年,朝廷之
纲纪既肃,天下之风俗未浇。仁宗选举贤能,布列中外,与斯民休养生息者十余
年,仁泽深而人心固,元气盛而国脉安。」

  仁宗明皇帝是前夏国力巅峰时期在位的皇帝,秉政四十载,通过庙号便是能
知晓此人的脾性,仁厚,他是封建明君的典范,他驾崩后前夏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不过彼时社会矛盾还没有激化到底层活不下去的程度,各种起义很快就被扑灭。

  接着史官笔锋一转,进入了对夏烈宗庄皇帝的哀悯段落:……庄帝承光、道之
后,光宗怠荒弃政,道宗暱近阉人,元气尽澌,国脉垂绝。向使道宗御宇复延数
载,则天下之亡不再传矣。烈宗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
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帝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
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性多疑
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
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
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为阃帅者,事权中
制,功过莫偿。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
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加以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外讧内叛。譬一人
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
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夏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
在于流贼也。呜呼!庄帝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
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三年,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前段时间看完夏书的烈宗本记,王嗣璁对前夏末代皇帝的印象是崇祯在世,
「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
不能制。」,只要是朝廷派出去的剿匪大军战局不利,他就会派出监军太监去军
中杀掉统帅,正是他急功近利的骚操作让前夏的覆灭徒然加速,说难听点,金銮
殿上的龙椅坐条狗都不至于亡的这么快,他才是前夏灭亡最大的推手!

  后夏历经二百六十四年还没有完蛋可是了不得的成就,另一个时空的建王朝
中也就唐明清三朝能压其一头,不过唐明清三朝在立国二百六十四年这个节点上
已经处于崩溃的前夕:唐是藩镇割据,明是内有流贼外有建奴,至于我鞑清,则
是帝国主义直接在京师附近驻军。

  日常生活中王嗣璁通过身边人的对话发现这后夏朝廷却是政令一直能达州县,
统治稳固的很!

  至于这份稳定还能绵延多久王嗣璁是一点都不能确定,国祚并不能进行单纯
的类比,但却有参考性,二十三部正史的序言都有政权或是时期的持续时间,看
完《夏书》序言他通过另外二十二部正史序言弄清了两夏之前大一统王朝的国祚:
岐十五年、梁一百八十七年、赵二十七年、郕一百九十五年、楚三十年、齐二百
三十年、申三十五年、郑二百一十一年、应四十一年、魏二百五十五年、乾二百
五十六年、晋二百六十二年、庆二百七十九年、虞二百七十三年、宁二百一十四
年。

  和虞朝比后夏还有九年好活,和庆朝比那还有十五年国祚,前夏相比则还有
二十四年的国运,同样在二百六十四年,庆、虞和前夏三朝都已经进入了大规模
的农民战争阶段,改朝换代已经成为天下人的共识,彻彻底底的历史垃圾时间。

  在六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