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H小说 > 肏妈男孩唐飞的故事 > 【肏妈男孩唐飞的故事】(67-70)

【肏妈男孩唐飞的故事】(67-70)

热门推荐:
连串的通话,却让他如坠冰窟。

  昔日那些称兄道弟、推杯换盏的同僚们,此刻要么是电话无法接通,要么是秘书客气而疏离地告知“领导正在开会”,要么就是接通了也只是含糊其辞地打着哈哈,对于索契事件绝口不提,更别说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或信息。这种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比直接的指责更让他心寒和恐惧。他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正在被迅速地孤立。

  一晚上,陆正华几乎打遍了他通讯录里所有认为能够说得上话、帮得上忙的人物。甚至,他鼓起勇气,试图联系几位身处权力金字塔顶端、曾对他表示过欣赏的老领导。然而,结果无一例外,不是被秘书婉拒,就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这种彻底的沉默,如同无声的判决,让他手脚冰凉,冷汗浸透了衬衫。

  他像一头困兽,在书房里焦躁地踱步,烟一根接一根地抽,昂贵的红木地板上落满了烟灰。他想不明白,仅仅是一些捕风捉影的匿名爆料,怎么会引起如此剧烈的反应?难道背后真的有更高层级的力量在推动?他到底得罪了谁?是袁家因为袁雅的事情怀恨在心,借机报复?还是其他政治派系趁机落井下石?亦或是……无数个念头在他脑中翻滚,却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愤怒。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焦头烂额、四处碰壁的同时,一份更加详尽、更加致命的举报材料,已经通过袁家一位核心人物的秘密渠道,悄无声息地递交到了中纪委最高负责人的案头。

  这份材料,正是唐飞综合了自己掌握的经济犯罪证据和袁雅搜集到的军火交易线索后,精心整理筛选出来的“重磅炸弹”。其中不仅包括了陆正华与商学明勾结,利用大型基建项目疯狂敛财的详细证据链——清晰的银行流水、空壳公司的注册信息、资金转移路径图,甚至还有几段关键经手人的秘密录音。

  这份材料的分量之重,足以让任何看到它的高层领导都感到震惊和愤怒。军火交易的证据虽然隐晦,但足以引起最高警惕;而经济犯罪的部分,则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袁家的介入,则为这份举报材料的“可信度”和“处理优先级”加上了沉重的砝码。袁家虽然近年来行事低调,但在党内军内依然拥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他们选择在这个时机,以一种不公开却又极其坚决的态度,将矛头直指陆正华,这本身就传递出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高层领导们自然会掂量其中的分量,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桩简单的腐败案件,更可能牵扯到复杂的派系斗争和权力平衡。

  很快,一场由数位高层领导参与的小范围碰头会在中南海一间不对外开放的会议室里秘密召开。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如何处理陆正华的问题。摆在桌面上的,除了唐飞通过袁家递交的举报材料,还有国安部门就索契事件背后异常舆情动态的分析报告,以及纪委初步核查后发现的一些佐证线索。

  气氛凝重。与会者都是华夏国真正的权力核心人物,他们深知处理陆正华这样级别的官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但材料中揭示的问题之严重,尤其是可能涉及的军火交易,已经触碰到了绝对不能容忍的底线。

  袁家虽然没有直接派人列席会议,但他们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一位与袁家关系密切的常委,在发言中不点名地强调了维护党纪国法、清除党内蛀虫的决心和必要性,言语间暗示了陆正华问题的严重性和可能造成的恶劣国际影响。另一位军方背景的领导,则对材料中涉及军火的部分表达了高度关切,要求必须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会议并没有持续太久,便达成了初步共识:立即成立由中纪委牵头,国安、公安等多部门配合的联合专案组,对陆正华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暂停陆正华的部分职务活动,并对其采取限制离京等措施。这个决定虽然没有公开宣布,但相关的指令已经迅速下达到了各个关键部门。陆正华的政治生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京城的风暴中心尚未完全显现其威力,远在千里之外的S省省会河姚,政治气候却已然发生了剧烈的转变。

  省委副书记胡正雄,这位在S省官场浸淫多年、城府极深的人物,几乎是在陆正华索契遇袭消息传回国内的第一时间,就敏锐地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他这些年来一直被商学明这个陆正华的“马前卒”压制,心中早已憋着一股气。之前“天元国际”代表通过他侄子传递的那些关于木阳市企业问题的“暗示”,他虽然暗中让纪委进行了初步摸排,但一直引而不发,就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现在,时机显然已经成熟。陆正华在国际上出了如此大的丑闻,背后必然牵扯深层问题,高层绝不可能无动于衷。胡正雄判断,陆正华这棵大树很可能就要倒了。而树倒猢狲散,盘踞在木阳作威作福的商学明,自然也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胡正雄不再犹豫。他连夜整理了检察院初步调查掌握的、关于商学明利用职权为其亲信控制的企业在木阳市违规获取项目、以及部分资金流向异常的线索证据,虽然这些证据还不够完整,但已经足以引起上级的高度重视。第二天一早,他便以汇报工作的名义,直接敲开了S省省委书记办公室的门。

  面对这位S省的一把手,陆正华的继任者,胡正雄的态度恭敬却又立场坚定。他详细汇报了木阳市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经济现象,以及可能涉及到的主要领导干部问题,并将手中的初步证据呈上。他着重强调了这些问题可能对S省整体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造成的恶劣影响,言辞恳切,将自己摆在了维护大局、对党忠诚的高度上。

  省委书记听完汇报,又仔细翻阅了那些材料,脸色变得异常严肃。他对于商学明在木阳市的一些跋扈作风,他也有所耳闻。此刻,结合京城传来的关于陆正华的风声,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当即指示胡正雄,将相关材料整理好,由他亲自向中纪委进行专线汇报。

  中纪委的反应异常迅速。几乎是在接到S省省委书记汇报的同时,结合他们已经掌握的、由唐飞提供的涉及陆正华与商学明勾结的核心证据,立刻就对商学明的问题进行了定性。考虑到直接采取强制措施可能会打草惊蛇,影响对陆正华案的整体调查,高层决定采取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

  几天后,一纸调令下达到了木阳市委。省委组织部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和执政能力”为名,要求木阳市委书记商学明同志,即日起前往位于省委党校内的一处“高级干部研修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脱产“封闭式培训”。

  接到调令的商学明,犹如五雷轰顶。他不是傻子,这种在敏感时期突然而至的、点名道姓的“封闭培训”,意味着什么,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根本不是什么培训,而是变相的隔离审查,是纪委采取正式留置措施前的标准预备动作!

  他试图向省委领导求情,甚至想联系远在京城的陆正华求救。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如同石沉大海。省委领导的电话要么打不通,要么就是秘书冷冰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8】【9】【10】
热门小说推荐